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活力校园

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力校园 >> 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中德工程学院“童心筑梦”志愿服务队赴德州市德城区开展实践活动(二)
作者:李硕   审核: 曲绍瑜    来源: 中德工程学院    编辑:李硕     时间: 2025-08-12    点击数:

为积极响应“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要求,激发中幼儿在学前教育中的科学兴趣与好奇心,提升其科学素养与思维能力,培养社会责任与担当意识,同时进一步开阔他们的视野,助力其与未来发展相衔接。青岛科技大学赴德州市德城区“童心筑梦”志愿服务队来到新园红樱幼儿园,小小的教室里热闹非凡,一场关于科学与梦想的奇妙旅程正在上演。

玩转实验,慧启童年

7月24日,随着孩子们的欢呼,静电小实验正式拉开序幕。志愿者们准备了吸管、纸巾和纸杯等简单的道具,手把手教孩子们反复摩擦吸管,再轻轻靠近桌上的纸片。当看到纸片像被施了魔法般随着吸管转动时,孩子们的眼睛亮了起来,小脑袋凑得更近了。志愿者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解释着。从小心翼翼地摩擦,到惊喜地观察现象,孩子们全程专注又投入。

随后,志愿者又带领小朋友展开“小鸡快跑”的实验,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各种手工操作,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有的小朋友扭动瓶盖使小鸡奔跑,有的拉着老师分享“我的小鸡最厉害”,课堂瞬间变成了充满好奇的探索场。

种下一颗种子,收获无限可能

7月25日,志愿者以自身梦想为铺垫,展开未来梦想的课堂。“长大后想做什么?”面对这个问题,孩子们的答案天马行空,这些看似稚嫩的想法,在AI技术的帮助下,变成了一张张生动的“未来工作证”。

志愿者们认真记录下每个孩子的奇思妙想,再结合孩子们的照片,用AI工具将抽象的想象具象化。当印有自己模样的“职业形象图”出现时,孩子们瞬间沸腾了:“这是我!我以后真的能这样吗?”AI不仅让梦想有了模样,更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我的想法很特别,也很有价值。”

志愿者们用最贴近孩子的方式,打开了认知世界的窗口。无论是让纸片转动的科学小实验,还是用AI描绘未来的奇妙尝试,都在孩子们心里播下了探索与创造的种子。用科技赋能儿童成长,让更多孩子在心中种下梦想的种子,助力他们勇敢奔赴属于他们的精彩未来。科学不只是课本上的知识,更是动手实践中的惊喜;未来不只是遥远的词汇,更是能被看见、被期待的模样。



共青团青岛科技大学委员会    青岛科技大学学生会    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会

联系地址:青岛市松岭路99号青岛科技大学  

邮政编码:266061  联系电话:0532-88959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