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赴山西省阳泉市盂县“橡火传薪,尚辉育苗”实践调研团参观了山西省阳泉市孟县知名的农业产业化企业——益林农业有限公司。在此次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并深入了解了该企业的酒厂、鹿舍和茶厂,品尝了新酿的美酒和清香四溢的茶饮。令人感叹的是,益林农业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实现了“零废料”的循环经济模式,真正做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绿色发展的良好典范益林农业有限公司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将农业资源最大化利用,形成了 “种—养—加—销”一体化的循环产业链,是一家科技与绿色相融合的综合性农业企业。一、酒厂: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团队成员首先参观了益林农业的酒厂。酒厂采用传统固态发酵工艺,以当地优质高粱、玉米为原料,酿造纯粮白酒。在发酵过程中,酒糟并未被废弃,而是成为后续环节的重要资源。

企业负责人介绍,酒糟富含蛋白质和纤维,是优质的动物饲料。益林农业将酒糟用于鹿舍的饲料供应,既降低了养殖成本,又避免了粮食浪费。同时,部分酒糟还被用于有机肥的堆肥原料,进一步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二、鹿舍:生态养殖的典范在鹿舍参观时,团队成员看到了成群结队的梅花鹿。这些鹿不仅为企业提供鹿茸、鹿血等高价值产品,其粪便也被收集起来,经过发酵处理后成为茶园的有机肥料。 负责人表示,鹿的养殖全程采用生态模式,不添加化学饲料,确保鹿产品的天然品质。同时,鹿舍的废弃物(如粪便、剩余饲料)全部进入有机肥生产环节,实现了养殖污染的“零排放”。三、茶厂:从种植到加工的绿色闭环益林农业的茶园位于盂县山区,气候湿润,土壤肥沃。茶园采用有机种植方式,以鹿粪和酒糟堆肥作为主要肥料,杜绝了化学农药的使用。茶叶采摘后,经过精细加工,制成高品质的绿茶和红茶。

在茶厂,团队成员品尝了刚制作完成的新茶,口感清香醇厚,带有自然的花果香气。茶渣用于制作茶香饲料或有机肥,形成了资源利用的闭环系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在与企业负责人的交流中,团队成员了解到,益林农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产品的优质,更在于其独特的“零废料”生产模式。该模式通过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实现: 1.酒糟→饲料/肥料:酿酒后的酒糟用于喂养梅花鹿,剩余部分堆肥还田。 2.鹿粪→有机肥:鹿的粪便经过发酵,成为茶园的天然肥料。3.茶渣→再利用:茶叶加工后的残渣用于饲料或堆肥,减少废弃物产生。这一模式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大幅减少了环境污染,真正实现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农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依赖于技术创新,更需要系统性的生态思维。益林农业的成功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零废料”模式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未来,我们希望更多农业企业能像益林农业一样,探索绿色循环模式,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此次参观学习让团队成员受益匪浅,“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我们青年学子自当积极关注绿色农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为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