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扣好廉洁的“第一粒扣子”,引导青年学子从红色基因中汲取清廉力量、校准人生航向,近日,青岛科技大学“廉洁教育”社会实践团走进青岛市市北区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开展“学党史、守廉洁、立信念”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学习百年党史中的清廉故事,感悟共产党人的廉洁风骨,厚植新时代青年崇廉尚洁的价值追求。

在纪念馆“青岛党史26载光辉历程”主题墙前,实践团成员驻足凝视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跟随讲解员的讲述,共同回溯1923—1949年间青岛党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反抗帝国主义与封建压迫的峥嵘岁月。当讲到地下党员在艰苦斗争中仍严格管理经费时,讲解员特别展示了历史档案中的细节:“当时每一枚铜板的收支都登记入册,连一张邮票的去向都清晰可查。”泛黄的账本记录、严谨的数字痕迹,让抽象的“清廉”二字变得具体而鲜活,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严”的纪律、“实”的作风是党在早期革命中凝聚力量的重要根基。

随后,实践团移步观影墙区域,在周恩来亲笔起草的嘉奖电手稿前久久驻足。1949年黄安舰起义成功的电文中,“请转知全体人员予以嘉奖”一句笔力遒劲、墨迹透纸,背后承载着一段关于廉洁的佳话——起义官兵不仅以英勇行动推动历史进程,更以“军舰完好无损,账册分文不差”的高度自律,将国家财产完整交还人民。讲解员动情地说:“这封电报嘉奖的不仅是军事胜利,更是共产党人对‘公私分明、克己奉公’的坚守,是廉洁精神在关键时刻的生动彰显。”成员们凝视着手稿上力透纸背的字迹,仿佛触摸到了先辈们“心有戒尺、行有规矩”的精神温度。

参观结束后,实践团在纪念馆“党史大讲堂”举行微党课交流。团队负责人、青岛科技大学数理学院学生牛浩宇表示:“从地下党员的‘铜板账本’到起义官兵的‘分文不差’,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历史细节,更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用行动诠释的廉洁本色。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把这种‘干净做事、清白做人’的作风带回校园,融入日常学习生活。”成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实践不仅是一次党史学习之旅,更是一堂直抵心灵的廉洁教育课,未来将以先辈为镜,在校园中争做崇廉尚洁的传播者、严守纪律的践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