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为青年办实事”的务实举措,青科大团委紧贴团省委要求,坚持“四个融合”促进“四个赋能”工作思路,探索团支部—希望小屋“点对点”志愿帮扶机制,通过“志、智、勤、德”立体式帮扶,扎实讲好“小屋”故事,全面提升希望小屋项目内涵。团支部与希望小屋“1+1≥2”模式成效明显,从细微之处体现关怀,以点滴之力体现爱心与使命,实现了“一间小屋温暖一片人”的社会效果。

近日,团省委副书记尚胜波在青科大调研共青团工作时,与开展共建希望小屋的15个团支部书记进行了互动交流,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为青科大共青团做深做实希望小屋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小屋焕新”到“精神焕新”实质性转变注入了新动能。

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学业帮扶。精细分工、立体帮扶,团支部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将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包装192团支部从帮扶对象自身情况出发,发动团员开展书籍推荐和批注活动,为小朋友增添多彩的阅读体验,小朋友不仅爱上了阅读,也爱上了通过书本的形式和哥哥姐姐们进行思想的交流;橡胶197班团支部成立“N对1”帮扶小组,制定详细的助学计划,开展线上帮扶。他们通过建立微信群,开展实时答疑、资料分享,与此同时,向小朋友讲述自己的大学故事,激励小朋友努力读书,成长成才。一支“智囊团”成为了帮扶儿童的学习好助手。

做好朋辈引领,增强生活信心。依托群团组织优势,通过开展主题团课,汇聚青年力量,彰显智慧担当。动画(中英)191班团支部对接因患严重皮肤病而内向敏感的女孩,在了解情况后,团支部开展了“奋斗之花最美丽”的主题团日活动,通过自己的成长故事进行朋辈教育,引导女孩要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终于,阳光的微笑在女生脸上绽开;设计191团支部积极发挥团组织先进性,面对帮扶对象家庭贫困且为单亲的现状,团支部与小朋友深入交流,帮助他树立生活信心,坚定理想方向。得知优秀的哥哥姐姐都是青年志愿者后,小朋友对加入共青团产生强烈的向往,为此团支部特别准备了一场生动的团课,通过团课帮助帮助他进一步了解团组织,明确努力的方向。

加强辐射带动,传扬志愿精神。志愿服务的火种在团支部对接希望小屋的活动中燃起,青年团员志愿者用切实行动实践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制药194团支部自发结对开展一系列爱心活动,并在志愿活动期间广泛宣传,动员社会力量,凝聚爱心能量;环专2061团支部在对接过程中利用团组织的带动力量组建青沂志愿服务队,将志愿队伍进一步扩大,凝聚大学生志愿者的青春合力。家庭贫困的孩子们,在“希望小屋”的关怀下,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物力支持以及团支部和志愿者的精神助力,培养了孩子们感恩的心,实现了小屋主人的“精神焕新”。如何在助人与自助间找到平衡,实现双赢?团支部与希望小屋的故事给出了答案。

开展真诚陪伴,传递冬日暖阳。鉴于乡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的现状,除了扶贫、扶智,心灵的帮扶也显得尤为重要,依托团组织的强大力量,青科大团支部开展了“扶志,扶智,扶勤,扶德”的立体式帮扶,通过暖心陪伴滋养儿童心灵。环境191团支部为帮扶儿童制定了“1+7”的寒假打卡计划,34次爱心视频缩短了距离,连接了希望;2020级工商管理团支部为帮扶儿童建立成长记录袋,并围绕“筑梦之旅”“扶智之旅”“育心之旅”“筑梦之旅”四部分展开陪伴式育人模式,实现“资助”与“志助”并举,“助学”与“育人”并重,促进贫困学子全面成长成才。

立足共青团党史学习教育的良好契机,青科大共青团将深入开展团支部定点结对服务工作,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继续讲好“小屋”故事,传递“小屋”价值,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在积极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彰显青春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