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校区团委(团总支):
为服务“人才兴鲁”战略、助力大学生就业,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观念、提升就业创业技能,按照团省委的工作要求,决定组织开展“青鸟计划·技能提升季”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时间安排
2021年9月至12月
二、参加范围
各学院、校区团委(团总支)
三、工作内容
(一)精准摸排两端需求
各学院、校区团委(团总支)要分别对非毕业年级和毕业年级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创业意愿、问题困难等展开调研摸排,准确掌握各阶段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普遍诉求和个性化需求,分类分析,精准施策。于10月31日前制定符合学生实际、不同阶段学生诉求的具体实施方案。
(二)分类开展就业创业指导
各学院、校区团委(团总支)作为“技能提升季”实施主体,持续在观念引导、实训锻炼、技能指导等服务上发力,推动链条式工作走深做实。畅通校企合作渠道方面加大力度,提高精准服务水平。
1.引导就业观念。从新学期入学起,各学院、校区团委(团总支)依托青年成长讲座、朋辈经验交流、企业家进校园等载体,指导新生尽早明确学习努力方向,做好学业规划,引导非毕业年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认清就业创业形势,合理规划职业发展。
2.开展实训实战。面向非毕业年级学生,各学院、校区团委(团总支)在为学生实训实战搭平台、拓渠道上下功夫,深化与地方、企业在人才培养、项目落地等方面合作,鼓励青年师生、技术团队以实习挂职、科技服务等多种形式参与地方建设、企业生产,依托“挑战杯”、青年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职业技能大赛等赛事,以赛代训、以战代练,锻炼培养一批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积极争取相关企业的支持,搭建地方、企业与高校科创团队、项目的对接合作渠道,为高校师生创造更多实习实训机会。
3.做好技能指导。针对毕业年级学生,各学院、校区团委(团总支)要发挥联系优势,整合专家、就业指导教师、企业HR、校友等资源,提供就业政策讲解、行业企业介绍、就业信息推介匹配等服务,同时注重帮助学生掌握文稿写作、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基本求职技能,提高就业求职竞争力。对于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依托校内创新创业学院、创业园等平台资源,在政策指导、专业咨询、技能培训、资源对接、风险防控等方面提供支持帮助。
(三)托底帮扶重点群体
以学校认定的 2022届家庭困难、学业就业困难学生为切入点,各团委明确帮扶对象,建立困难毕业生就业精准帮扶台账, 组织团委书记、副书记、具有团内职务的毕业班辅导员与困难学生结对,深入摸清就业意向和需求,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定向推介匹配就业岗位,及时有效解决学生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做到因人因事施策、精准帮扶到位。
以求职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为关注点,经常性组织有经验的职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等,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发动院校内各级团干部深入班级团支部进行面对面、一对一谈心谈话,也可结合情况适当推出一批线上线下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课,缓解学生就业焦虑,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四)持续推动人岗对接
紧抓秋季校园招聘“金九银十”关键节点,各学院、校区团委(团总支)在总结前期就业服务工作中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面向各学院2022届毕业生精准开展带岗进高校招聘推介、就业面试洽谈等线上线下服务工作,着力消化就业岗位存量;加强青年人才联系服务,及时了解需求,主动与地方相关职能部门对接,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问题,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实施。“技能提升季”是就业服务链条的重要一环,各学院、校区团委(团总支)要把握开学、秋招重要节点,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抓好落实。因地制宜、有序有力做好相关工作。校团委将对各学院、校区团委(团总支)的工作推进、务实举措、实在成效等进行抽查摸排、适时通报。
2.提升工作实效。各学院、校区团委(团总支)要以提高学生满意度和获得感为导向,创新方式方法,加强过程管控,确保“技能提升季”服务内容在本校本地有抓手、有特色、载体实、能落地,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杜绝工作简单化、走形式、浮于表面。
3.加大宣传推广。各学院、校区团委(团总支)要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工作推进中的经验亮点、特色做法和服务成效,不断扩大“青鸟计划”知晓度和影响力。有关工作开展情况于11月5日前推送至校团委。
共青团青岛科技大学委员会
2021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