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团中央、团省委关于“返家乡”社会实践相关工作要求,进一步动员引领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现对2025年寒假期间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以下补充提醒,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一、实践内容
1.岗位实习实践。开展政务实践,组织学生深入机关单位、群团组织、乡镇街道等政务一线,从事民情调研、公共服务等日常事务,增进对国家治理体系运转方式的了解。开展企业实践,匹配学生专业与岗位需求,组织学生深度参与企业日常运营管理。开展兼职锻炼,组织学生到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团组织兼任团干部、参与实岗锻炼。
2.乡情民情考察。开展家乡发展观察,组织学生深入开发园区、农业科技园区、特色产业基地等,了解家乡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感悟家乡发展变化。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村屯农家,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国情民情,加深对家乡的真挚情感。倡导文化宣传交流,组织学生运用网络新媒体,宣传家乡文化,推广家乡物产,讲好家乡生动故事。
3.服务家乡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组织学生开展生态保护、文明倡导等,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服务基层治理,聚焦温暖社区、活力社区、美丽社区、和谐社区建设,力所能及地参与基层治理日常工作。组织学生立足所学专业,为乡村规划、艺术设计、文化传承等家乡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开展公益服务,组织学生在村、社区活动中心和青年之家等场所,开展科学普及、扶弱助残、课业辅导、自护教育等服务工作,在春节和寒假期间侧重开展关心关爱青少年活动,用心用情解决青年急难愁盼问题。
二、开展范围
以2025年寒假为集中活动时间且兼顾日常。原则上,每个学院全年发动学生参加“返家乡”实践活动不少于75%(其中本科生一、二年级100%参与,高年级和研究生50%参与),不断扩大实践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工作流程
1.选择实践岗位。1月20日前,各地市团委在“青鸟计划”平台发布第一批岗位信息(后续岗位征集发布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分批次发布),示范县区的岗位信息同步至团中央“返家乡社会实践岗位对接系统”(网址:https://gov.5idream.net)。
2.审核简历信息。各学院、校区团委(团总支)要认真及时做好学生简历信息审核,对参与实践学生开展实践指导、安全教育培训,积极帮助学生与实践所在地团组织建立联系(报名审核流程见附件)。
3.集中开展返乡实践。加强学校、教师对学生社会实践全过程的跟踪指导,实现实践教育活动课上课下及校内校外的紧密结合。多维度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氛围,使更多学生受到教育、启迪智慧,提升实践活动育人功效。
四、相关要求
1.强化组织宣传,提前谋划部署。各学院、校区团委(团总支)要结合实际情况,依托新媒体平台、班级群、家长群发布信息,提高学生及家长的知晓度;要通过主题团日、社团活动、总结分享会等形式,同步做好宣传动员、政策解读、培训指导、经验总结。
2.强化过程管理,提升实践质效。各学院、校区团委(团总支)要在活动前加强宣讲培训和安全教育,在活动中坚守意识形态和安全稳定底线,做好安全应急预案,在活动后做好考核评价、跟踪联系工作,形成有效工作链条。鼓励各学院团组织与相关县区团委建立日常联系机制,形成育人工作合力。
联 系 人:穆青青
联系电话:0532-88959028
共青团青岛科技大学委员会
2025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