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青岛科技大学赴烟台市“兴村·聚力·圆梦”乡村振兴实践团前往蓬莱区登州街道三里沟村、南王街道七里庄村、北沟镇冶王村,就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践情况进行调研,以倾听乡村声音,解锁振兴密码。

实践团首先来到烟台市乡村振兴学院教育基地三里沟村,在政府工作人员和村两委干部陪同下,了解三里沟村发展情况。政府工作人员带着团队成员参观乡村关键产业——馒头作坊,工作人员告诉实践团队成员,在三里沟村,实施产业振兴战略面临很多困难和限制因素,其一是土地限制,三里沟村的地形特殊,导致了这里缺少可以用来种植多样化作物的土地;其二是资金短缺,没有摆脱贫困的村子缺少用来规划厂房和员工的资金;其三是人手不足;其四是销路不畅;其五是规模不大。针对这些问题,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晓东带领着党支部进行了详细研究,最后决定以馒头加工为主要产业,带领居民集资30余万元,并注册“古槐”商标。除此之外,他还带领着党员干部每天凌晨四点到厂里义务做工,挨家挨户上门推销“跑销路”,解决了上述的诸多问题,并且不断扩大规模,进行多元化发展。以组织振兴为统领,以产业振兴为基础,以人才振兴为支撑,以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为落脚点,三里沟村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新路子。

在北沟镇冶王村,实践团队参观了村内烤干厂房、冷藏库及农机合作社。冶王村是省定贫困村,为改善经济,冶王村党支部和102户群众投资60万元注册成立了司令农机合作社。最开始,合作社购置了20余台套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主要给本村及邻村农户提供农机服务。合作社为争夺市场降低了耕地价格,但收益并不可观,后来,村里又种植“烟薯25号”地瓜和“烟农15号”小麦,并联系了省富硒农产品协会请来专家现场指导,收益有了提升。现在占地4亩的烤干厂房和冷藏库是合作社为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而投资40万元建设的。在此之前,合作社还投资15万元建设了4个容积100吨的地瓜贮藏窖,由此实现了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的一条龙产业链。冶王村在北沟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找到了“村企合作”的道路并开展消费扶贫工作。蓬莱嘉信染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冶王村实施一对一结对帮扶,公司为合作社量身谋划了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的新思路,并提供了30万元资金支持,用实际行动切实加快了冶王村脱贫振兴步伐。
为深入了解企业反哺乡村、村企共建发展情况,实践团前往嘉信染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学习,董事长张善生向实践团介绍了企业发展情况,并鼓励年轻人把握发展机遇,不断增长才干,积极投身制造业发展中,为新旧动能转换注入新鲜血液,为地区持续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振兴的蓬勃发展,感悟到了党群合力的巨大力量,大家纷纷表示,作为当代青年学子,一定充分汲取乡村振兴前进力量,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未来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事业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