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璀璨背景下,为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唤醒尘封已久的泥塑艺术,赋予其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2024年7月19日,青岛科技大学“红心‘橡’塑,传韵中华”实践团踏上了一段文化探寻之旅,去往平度东阁大十里堡非遗社区非遗展厅,跟随青岛市非级遗项目平度泥塑的传承人——高杰老师,开启了一段富有教育及启示意义的实践体验征程。
平度泥塑,这一山东省平度市的传统民间艺术,蕴含着鲜明的地方风情。该艺术以湿润的泥土为载体,通过手工揉捏或模具塑形,化泥为宝,创作出形态各异的人物、动物、神灵等形象。高杰老师作为平度泥塑的第四代传人,其作品屡获殊荣,如“泰山文艺奖”一等奖,并多次迎接中外贵宾的参观。
高老师向实践团成员分享了他的故事:自幼在外婆和母亲的熏陶下,对泥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由童年时捏制的小动物,步入职业生涯,将写意与夸张的艺术手法融入作品中,铸就了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他强调,每一件泥塑杰作,从选土、筛土、晾晒、和泥,到创作、烧制,每一环节都需精雕细琢。
图为高杰老师泥塑作品
高杰老师的泥塑作品,动物与人物的塑造栩栩如生,尤其是那些描绘农村生活的作品,如玉米地里的农夫、街头叫卖糖葫芦的小贩、邻家大妈、弯腰拾柴的老者等,以适度夸张的表现手法,呈现出生动活泼的情趣,传递浓厚的乡土情结。在高老师的讲解下,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平度泥塑源自新石器时代,承载着七千多年的历史沉淀。这门艺术以泥土为素材,通过捏、塑、刻、画等技艺,塑造出寓意吉祥、形象生动的泥塑艺术品。同时,高老师还详细介绍了平度泥塑的制作工艺、传承历程及其在当地民间文化中的崇高地位。泥土混合着草木的清香,仿佛是历史长河中沉积的芬芳,承载着千年不变的记忆与传承。
高杰老师为团队成员讲解泥塑历史
听完高杰老师的讲解后,实践团成员跃跃欲试,急切地想要亲身体验泥塑的魅力。在高杰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成员们从基础造型入手,逐渐掌握了泥塑的基本技巧。创作过程中,大家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融入其中,赋予了泥塑作品独特的灵魂。一番努力后,充满创意的泥塑作品逐一诞生,团队成员们满怀成就感,深刻体会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
图为高杰老师指导团队成员制作泥塑
大十里堡非遗社区,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丰富多样。除了泥塑,还有剪纸、面塑、烙花、雕刻等众多非遗文化在此呈现。剪纸作品以精致的构图和细腻的线条描绘出丰富多样的图案;面塑则凭借艺人的巧手,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与动物形象。
图为大十里堡非遗社区部分非遗作品
在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荣幸地收到了高杰老师赠送的精美泥鼓,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工艺完美融合的魅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是每一位国人的使命与荣耀。正是因为有如高杰老师这样的非遗传承人,我们才能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非遗文化。
图为成员与高杰老师的合影留念
在现代化艺术潮流的洗礼下,我们应更加珍视和保护那些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艺术,正如平度泥塑。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青岛科技大学“红心‘橡’塑,传韵中华”实践团的平度泥塑之旅,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与传承,更是对新时代青年学子文化自信的培育。通过此次实践体验,团队成员们不仅学习了泥塑技艺,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更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时代的活力。让我们共同期待,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