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青岛科技大学“红心‘橡’塑,传韵中华”社会实践团队,于2024年7月21日深入平度市图书馆,开展了一场非遗文化体验活动,重点围绕平度特色非遗文化古琴艺术、制香技艺、面塑、烙画等,让古老的文化遗产在乡村大地上焕发新的生机。
古琴雅韵,穿越时空的对话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一种声音,它穿越了千年的时光,依旧悠扬而清澈,那就是古琴之音。古琴,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乐器,以其独特的形制、深沉的音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智慧的结晶,更是承载着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感与哲思,传承着中华民族的艺术特色和本土精神。
在平度市图书馆里,团队成员聆听古琴的悠扬旋律,学习如何弹奏古琴,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交谈,让传统文化在我们的手里得到传承和发扬。韩晓慧老师从古琴的历史、构造、放置方法、弹奏技巧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对古琴的琴头、琴尾、龙池、凤沼、雁足等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韩老师亲自指导、带领我们学习了古琴中象征着天、地、人三籁的泛音、散音、按音,让我们亲身体验到古琴的魅力,同时学会弹奏简单的古琴乐曲,传承与弘扬了古琴的弹奏技艺。随着一曲悠扬的古琴声响起,韩老师的两名青年学生还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古琴演奏会,她们以精湛的技艺演奏经典曲目,琴声悠扬,如泣如诉,仿佛将我们带入了千年前的文人雅集之中。
制香艺术,匠心独运的传承
团队成员走进非遗手工制香馆。在制香老师王亚利的带领下,我们认识了各种天然的香料,了解到手工制香的繁琐流程,从备料、和料、醒香到成型、晾晒、包装、窖藏。王老师对制香的每一步都追求细致,每一步都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尊重。王老师还与成员们分享她的作品融入的青岛元素,其中“二十四品”系列中名为“红泥”的香便是代表之一,她选用红枣作为主料制香,成品香气甜美,总能唤起人们对美食和美酒的回忆。当一缕缕清新的香气从香炉中散发出来时,成员们无不惊叹于制香技艺的神奇与魅力。
此次“三下乡”非遗之旅,不仅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体验活动,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学们不仅亲身体会到了古琴艺术和手工制香的精湛工艺,更深刻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文化厚重与人文精神。实践团队成员们表示,将秉承传承与创新并重的理念,将所学所悟融入未来的学习与实践中,积极担负起传播与保护非遗文化的责任。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引领下,以青春之力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助力,为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推进贡献智慧与热忱,谱写新时代非遗文化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