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青岛科技大学“破茧计划”赴北京成长赋能实践团走进天安门广场,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让学生们在凝望中触摸民族记忆,在感悟中凝聚前行力量,为成长之路播撒精神火种。
当第一缕阳光洒满广场,实践团成员已列队站在纪念碑前。这座高37.94米的丰碑在晨光中愈发挺拔,碑体正面“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字字承载着对先烈的敬仰。成员们绕碑而行,碑座上“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等八幅汉白玉浮雕渐次展开——紧握的拳头、坚毅的眼神、前行的步伐,将近代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与解放浴血奋战的历程定格成永恒。大家放慢脚步,目光追随着浮雕细节,仿佛听见百年前的呐喊,在肃穆中完成与历史的对话。实践团在纪念碑前合影,身后是岁月沉淀的碑体,身前是洒满阳光的广场。镜头定格的不仅是研学纪念,更像是与先烈的“约定”——带着缅怀与敬畏,将精神力量装入成长行囊。

在纪念碑北侧广场上,实践团成员围坐开展分享交流。有人结合浮雕中“五四运动”场景,感慨青年在时代浪潮中的担当;有人谈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刻字,坦言读懂“安稳生活从非凭空而来”;还有人将此处感悟与此前参观北京化工大学的体验相联:“先烈拼出和平年代,我们更要在专业赛道奋力前行,这才是对他们的告慰。”朴实话语中,“家国”与“担当”的种子悄然扎根。
此次参观是“破茧计划”“成长赋能”的深刻延伸。探访京华高校,为实践团成员打开了学术视野;而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则是筑牢他们的精神根基。从对科研的向往到对使命的深刻认知,实践团在这“行走的课堂”中,完美完成了“知”与“行”的融合,让成长既拥有知识的厚度,更具备精神的高度。离开时,大家纷纷回望纪念碑,“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字样在阳光下愈发清晰,如精神坐标般矗立在心中,“丰碑无言,精神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