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活力校园

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力校园 >> 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生物工程学院“青禾青年”生态实践团赴平度市崔家集镇向阳红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开展活动
作者:刘金岭   审核: 秦洪庆    来源: 生物工程学院    编辑:车玉章     时间: 2025-07-21    点击数:

7月20日,生物工程学院“青禾青年”生态实践团走进青岛市平度市崔家集镇向阳红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生态农业实践及科技赋能模式开展实地探访,用脚步丈量乡村振兴成果,用观察记录生态与发展的共生路径。

一、深入产业展厅,追溯“盐碱滩变致富园”逆袭历程

实践团首站来到小西红柿展示厅,重点参观以“扶贫、脱贫、振兴、共富”为主线的产业发展展示墙。通过图文资料与实物陈列,团队系统了解片区如何在党支部引领下,破解易涝盐碱地“十种九不收”的困境,解锁村社融合模式的成功经验,直观感受从贫瘠土地到“年入百万致富园”的产业蝶变历程。

二、探访“番茄军团”,调研生态农业实践成果

在生态农产品展示区,实践团详细考察了数十种特色西红柿品种组成的“多彩军团”。团队成员通过询问种植技术、品质把控标准等细节,深入了解当地如何以“品质为本”理念推动生态农业发展,记录小西红柿从田间种植到走向全国市场的产业链构建过程,见证生态种植与村民增收的双重价值实现路径。

三、走进智慧大棚,解码科技赋能农业密码

实践团深入粮蔬研学基地的智慧大棚,实地探访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实践。在包含柿柿红产业园56个大棚在内的98个智能大棚中,团队成员重点观察物联网智能数据采集控制平台的运行机制,了解品质追溯系统,亲身体验精准化、智能化农业生产模式。

四、考察创新模式,记录“光伏+农业”双赢实践

针对当地产业创新亮点,实践团专门调研“光伏+农业”互补模式。通过与当地合作单位交流,团队详细了解崔家集镇与青岛农科院、山东海德光伏新能源科技等机构的合作细节,分析该模式在节能减排、助力“双碳”目标及提升农户收入中的具体成效,见证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

此次探访中,“青禾青年”生态实践团通过实地观察、细节调研和深度记录,全面梳理了崔家集镇以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为青年参与生态农业研究、助力乡村发展积累了第一手实践素材。

共青团青岛科技大学委员会    青岛科技大学学生会    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会

联系地址:青岛市松岭路99号青岛科技大学  

邮政编码:266061  联系电话:0532-88959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