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18日,怀揣着对顶尖学府的崇敬与自我提升的渴望,青岛科技大学“破茧计划”赴北京成长赋能实践团先后走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开展深度研学交流。
北京大学:湖塔相映见精神,华表丹心证传承
7月17日,实践团踏入燕园,首访未名湖畔。博雅塔影沉入碧波,垂柳轻拂石舫栏杆,野鸭群游过粼粼水光。成员们驻足青石刻就的“未名湖”碑前,领略了“湖光塔影”的独特景致,感受校园浓厚的生活气息与自然人文的和谐交融。沿湖而行,实践团途经承载教学重任的教学楼群与记录学府辉煌的校史馆,浓郁的学术氛围与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

行经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红墙建筑群间矗立的汉白玉华表引人驻足。经随行人员讲解其历史渊源与象征意义——它们不仅是石刻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是北大“守正创新”精神的具象化载体,使成员们对北大的悠久历史与卓越追求有了更深体悟。行程尾声,实践团成员在古朴庄重的北京大学西门合影留念,凝望“北京大学”鎏金匾额,感受百年学府“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脉络,为北大之行画上句点。

清华大学:史册千钧铸脊梁,水木弦歌启新章
7月18日,实践团走进清华大学。在校史馆,丰富的史料与实物展陈带领成员们回顾了清华从筚路蓝缕到跻身世界一流的奋进历程。从早期教育报国的艰辛探索,到“两弹一星”元勋等杰出校友的感人事迹,再到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成果展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精神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生动呈现。

在青砖拱窗的清华学堂,成员指尖轻抚钱钟书等大师曾驻足的砖墙。成员们在此感受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学术传承氛围。漫步至“水木清华”园林,但见“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的楹联高悬,亭台碧波、绿树回廊的诗意景致让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意境宛在目前。建筑景观中蕴含的“真善相济”育人传统,让成员们深刻体会到清华“人文与科学并举”的精神特质与自然人文的和谐滋养。

通过沉浸式体验顶尖学府的校园文化、学术氛围与历史底蕴,实践团成员得以近距离感知名校精神,拓宽视野格局,明确奋斗方向。活动有效促进了校际文化交流,为探索资助育人新模式、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积累了宝贵经验。成员们纷纷表示,将把此行感悟内化为前进动力,在未来的学习与实践中勇于突破,奋力书写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