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而激活乡土产业活力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引擎。近日,青岛科技大学“我和我的红色家乡”红色齐鲁实践调研团走进莱州市朱桥镇,聚焦当地“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振兴靠特色”的发展实践,深入探寻“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特色产业体系的建设成效。通过产业观察与深度访谈,近距离领略乡土产业焕发的蓬勃活力,为红色家乡的发展印记再添一抹产业亮色。

在企业负责人带领下,实践团细致参观了土豆深加工全流程:从当地收购的新鲜土豆经过清洗、切割、油炸、包装等工序,变身色泽金黄的薯条、薯饼,附加值大幅提升;从田间到车间再到全球,企业的深耕和村民的实干共同托举产业发展。这让实践团成员深切感受到当地产业发展活力,而这小小的土豆,更展现出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动模样。

为解码当地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实践团围绕产业帮扶、农企协同发展等话题,专访了朱桥镇政府宣传委员李萍和当地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亿龙食品负责人桑德伦。访谈中了解到,作为当地衔接乡村振兴的重点项目,该企业始终以改变当地农业发展现状为目标,聚焦破解“丰产不丰收”难题。为此,该企业不仅为本地村民提供大量土豆深加工岗位,更创新推出价格保护机制——无论市场行情如何波动,均能保障农民基本收入稳定。这一举措既是精准经济帮扶的生动实践,更成为“企业带动、村民参与”乡村振兴模式的鲜活注脚。

乡村振兴,产业筑基,青年有为。通过此次走访,实践团成员们深刻领悟到:乡村振兴既要红色精神铸魂引路,更需本土企业扎根担当。青年一代当以此次实践为起点,深挖家乡特色产业富矿,用青春视角讲透乡村振兴故事,以实干行动激活乡土发展动能,让红色基因与产业活力在家乡大地同频激荡,在书写时代答卷中为家乡振兴注入澎湃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