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青岛科技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鲁韵橡风·焕彩巫山”在重庆巫山展开实践活动。团队深入博物馆与产业基地,探寻文化根基与产业发展的联系,聚焦当地产业升级的实际需求。

在巫山博物馆,实践团成员系统了解了该地区的文化发展脉络。馆藏从龙骨坡远古遗迹到新石器时代遗存,展现了巫山先民在特定地理环境中适应自然、繁衍生息的历史。其中,“顺天应时,和谐共生”的理念,体现了当地人民对自然规律的认知与尊重。
古法新解应对产业痛基于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实践团深入三溪乡橘柚种植基地。当地负责人阐述了产业发展中面临的技术挑战。通过实施精准水肥管理、创新防护技术及品种改良,当地有效提升了橘柚品质与经济效益。

在另一片区域,巫山脆李种植同样受到关注。负责人介绍,脆李产业不仅是经济支柱,也凝聚着当地农人的智慧与努力。提升产品价值、拓展市场销路,是推动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此次实践清晰呈现了巫山的发展路径: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将历史智慧融入现代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痛点,推动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对参与实践的学子而言,此行深化了对乡村振兴的理解,认识到将专业知识与实地需求相结合的重要性。年轻一代的智慧与活力,是推动乡村发展的关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