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活力校园

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力校园 >> 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高密校区“我和我的红色家乡”红色齐鲁实践调研团赴莱州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活动
作者:李鹏飞   审核: 王作辉    来源: 高密校区团委    编辑:张心凤     时间: 2025-07-26    点击数:

近日,为深入了解莱州当地文化,传承红色文化资源,发挥红色文化教育功能,青岛科技大学“我和我的红色家乡”红色齐鲁实践调研团走进莱州市,将红色文化传播与非遗传承相结合,为中小学生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用青春力量推动红色基因融入青少年成长。本次活动由实践团成员杨凯越主持。

此前,实践团已深入莱州市葛城村、非遗毛笔小镇、烈士陵园、西海地下医院及革命历史馆等地,在探访中触摸胶东革命圣地的红色记忆,梳理当地文化脉络。活动伊始,一段记录实践团红色足迹的视频,带领同学们沉浸式感受家乡的红色历史与文化底蕴。莱州市团市委书记方京在致辞中,对实践团创新传播红色文化的形式给予肯定,强调青少年是传承红色基因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力量,鼓励实践团成员继续发挥青春优势,当好红色文化的传播者与守护者。

实践团成员以青春为笔,践行红色文化传播使命,接力当好红色故事“传声筒”。成员张映雪深情讲述小英雄李风岗的壮烈事迹,以及刘文信、宋桂花夫妇抚育八路军后代的动人故事,生动诠释“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这一深刻内涵。革命先辈的勇敢与无私深深触动了在场的孩子们。一名不满10岁的学生坚定地说:“我要像李风岗那样,不怕困难,不惧威胁!”从心灵震撼到情感共鸣,从思想觉醒到信念践行,红色基因在思政课堂里完成代际传递,让信仰的火种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随后,山东省书法协会冯泉忠老师为孩子们讲述了莱州毛笔这项非遗技艺的悠久历史,解读了其传承价值与背后的匠心精神,还分享了毛笔与红色历史交织的记忆,让孩子们深切感受到家乡文化的厚重底蕴。在实践环节,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引领下握笔书写,亲身体验书法的独特魅力。尽管笔触稚嫩,字里行间却满含着对传统文化的好奇与敬意,非遗传承的火种,在青春手掌的托举中,绽出文化自信的光芒。

活动尾声,莱州市团市委副书记王哲与实践团指导老师李鹏飞分别代表莱州市团市委与青岛科技大学互赠非遗礼物。这场跨越地域的非遗交换,让胶东革命精神与民俗文化深度交融,为“行走的思政课”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此次活动将红色故事与非遗体验深度融合,让孩子们在课堂中真切领悟文化传承与革命精神的同频共振,也为青春践行使命写下生动注脚。期待非遗文化与红色精神的传承如不灭星火,照亮更多青少年的成长之路,让红色文化的厚重与非遗的灵动,在新一代的成长中延续炽热,在时代浪潮里永续传扬。而这份由青科大学子播撒的传承种子,终将在齐鲁大地绽放出更绚烂的文化之花。

共青团青岛科技大学委员会    青岛科技大学学生会    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会

联系地址:青岛市松岭路99号青岛科技大学  

邮政编码:266061  联系电话:0532-88959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