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理论与实践融合,锤炼专业素养,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性传承与红色精神赓续,青岛科技大学“岐黄绿韵,匠心传承”社会实践服务队于 7 月 18-23 日赴淄博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多元实践中探寻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的融合路径。
服务队首站抵达淄博市张店区,先后走进山东硅元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光国瓷文化艺术中心、淄博中强瓷业有限公司。通过企业代表介绍与实地探访生产车间、产品展览馆,同学们近距离观察陶琉生产精密工艺,深入理解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材料的融合逻辑。此次走访为“传统文脉 + 现代材料”的融合发展提供鲜活范例,让同学们对材料科学的跨界应用有了立体化认知,为专业学习注入产业参照。

7 月 20 日下午,服务队在淄博市国际会客厅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淄博市委员会代表举行座谈。市贸促会会长王明军系统介绍淄博材料产业发展现状,指出当地材料产业以文化元素融合为魂、以技术创新为翼,在国际市场有差异化竞争优势,并寄语同学们:“要善用专业所长,让传统文化元素与材料产业深度耦合,为行业创新性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随后,在市贸促会秘书长樊海峰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国际会客厅各功能展区,结合实物展品系统梳理了当地材料产业的覆盖领域、发展脉络与市场反馈,接触创新驱动下品类丰富的新材料,直观感受到材料产业迭代升级的强劲脉搏。
7 月 22 日,服务队抵达博山区焦裕禄纪念馆。在史料文献与实物展品间,同学们系统梳理焦裕禄同志 “从革命烽火中走来、在建设浪潮中扎根” 的生平轨迹,深刻体悟其无私忘我、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精神内核。临近抗战胜利 85 周年,纪念馆内“烽火博山”展区的实物,让大家重温山河破碎的苦难岁月与军民同心的抗争历程。此次参观是历史回溯,更是精神淬炼,让红色基因在青年心中生根发芽,成为指引行动的精神灯塔。

离开焦裕禄纪念馆,服务队前往岜山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在基地经理吕振的带领下开启一场中医药文化的深度研学。同学们系统学习中医药的理论体系与诊疗逻辑,体验把脉技法与针灸模拟,感受脉象与脏腑、经络调节人体的科学内涵,直观触摸中医药从古老智慧到现代实践的传承脉络。
此次社会实践为同学们搭建了多维度的成长平台。同学们见证了 “传统工艺 + 现代材料” 的创新融合,明晰了专业知识转化为产业动能的现实路径,深刻认识到材料科学的进步需扎根文化土壤、依托技术创新;在红色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在岐黄智慧中筑牢文化自信,理解“精神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双重意义。团队成员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以专业学习为刃,践行“科技赋能传统”的使命;以红色精神为魂、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涵养家国情怀,在理论与实践的往复淬炼中锻造过硬本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多元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