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地探寻特色产业发展、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的融合路径,在实践中体悟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新的深度碰撞,7月20日至21日,青岛科技大学赴聊城市东阿县“新乡村•质未来”暑期调研团走进聊城东阿县,走访当地博物馆、企业、工厂及乡村。

7月20日,调研团首站探访的东阿阿胶博物馆,作为国家级非遗阿胶的重要展示平台,通过文献记载与制胶复原展区,清晰勾勒出阿胶文化传承脉络,让队员直观感受传统技艺中的严谨与匠心;随后走进国内唯一黑毛驴主题专业博物馆,借助图文、标本、场景复原及现代科技,系统呈现黑毛驴的历史演变、文化关联及其作为阿胶原料的价值,出口直通养殖基地的设计更带来“观展即见真驴”的立体体验;最后在中医药体验馆,队员们亲身体验艾灸疗法领会中医智慧,通过现代创新区展示的艾草日用品,看到传统药用资源向现代消费品的转化路径与中医药“全生命周期”应用的广阔空间。

7月21日,实践团队深入东阿县乡村与企业,近距离感受风土人情,探寻特色发展路径。首站走访郭口村与艾山村,在艾山卡口感受黄河景观与人文交融之美,艾山村通过黄河主题壁画、特色民宿等盘活本土资源,让成员体会到乡村振兴中“就地取材”的智慧;随后在琉璃井社区开展以《头脑特工队》为切入点的儿童英语教学活动,既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也让队员领会到基层教育服务的“大意义”;在山东诚通客车配件有限公司,成员们了解到企业智能化转型与绿色制造技术,见证传统制造业的升级活力,加深对实体经济重要性的认识;最后走访东阿阿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智能血压计、无汞温度计等产品,看到传统中医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深刻体会到“传统为根、科技为翼”是产业突破的关键路径。

在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东阿县从传统非遗迈向现代产业的发展轨迹。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东阿县发展的关键在于充分挖掘黄河文化、中医药非遗等本土资源,将其转化为产业优势。通过“文化赋能+科技加持+生态托底”的创新路径,东阿县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为区域特色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未来,调研团也将继续关注东阿县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