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活力校园

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力校园 >> 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生物工程学院“青禾青年”生态实践团赴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铁山街道杨家山里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开展活动
作者:刘金岭   审核: 秦洪庆    来源: 生物工程学院团委    编辑:车玉章     时间: 2025-07-26    点击数:

为实地学习生态人文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先进经验,提升青年实践能力,7月25日,生物工程学院“青禾青年”生态实践团走进西海岸新区铁山街道杨家山里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开展生态协同发展主题实践学习。

一、调研创新平台:参观田园共创学堂

实践团首站抵达杨家山里独具特色的田园共创学堂。作为片区乡村振兴的重要创新载体,该学堂集共享办公、乡创展览、教育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成员们通过观摩规划展板、环保技术模型及可持续发展案例展示,系统学习了片区从基础薄弱迈向省级示范的成功转型经验,并重点考察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的创新模式。特别是学堂内展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案例,使成员们深刻体悟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共生的科学内涵,强化了践行绿色发展的责任担当。

二、考察融合载体:探访墩上村田园会客厅

实践团随后走进墩上村的田园会客厅。作为农文旅深度融合的空间载体,该会客厅充分利用当地秀美的自然景观资源。成员们通过实地观察环保材料应用、体验本地农产品加工简餐、了解特色创意产品开发,深入调研其运营模式,深刻认识到该空间不仅为游客提供休闲服务,更在连接城乡、推广生态理念方面发挥着桥梁作用。其通过节能降耗设计、优先推广本地农产品等方式,有效促进了资源循环利用,为片区乡村振兴注入了可持续的绿色发展动能。

三、学习生态典范:走访黄泥巷村

最后,实践团还探访了保留原生态建设的黄泥巷村。该村依托三面环山、溪流穿村的良好生态基底,通过房前屋后果树种植构建天然生态屏障,并广泛应用环保农家肥等生态技术。成员们实地考察村落环境,与村民交流特色环保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经验。黄泥巷村将生态智慧深度融入生产生活的发展路径,是其成功入选首批市级美丽村居试点、成为乡村生态振兴典范样本的关键所在。

此次杨家山里之行,深化了“青禾青年”生态实践团对生态协同发展的认知。成员们不仅见证了生态保护与现代生活的和谐共生,更亲身体验了绿色发展理念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动实践。作为生物工程领域的青年学子,我们将积极转化实践收获,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伟业,为绘就“产业兴、百姓富、环境美”的新时代画卷贡献青春力量。

共青团青岛科技大学委员会    青岛科技大学学生会    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会

联系地址:青岛市松岭路99号青岛科技大学  

邮政编码:266061  联系电话:0532-88959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