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活力校园

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力校园 >> 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传媒学院“齐鲁红韵·铁山烽火”实践团赴淄博市张店黑铁山起义纪念馆开展革命精神学习活动
作者:蒋金玲、杨成文   审核: 刘海波    来源: 传媒学院团委    编辑:     时间: 2025-07-28    点击数:

为深植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薪火,厚植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7月23-7月25日,青岛科技大学赴淄博市张店区“齐鲁红韵·铁山烽火”实践团来到淄博市张店区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开展革命精神学习活动。此行,他们以镜头为笔,以光影为墨,力求追溯革命烽烟,讲述英雄史诗,让沉淀的红色记忆在新时代焕发澎湃活力。

周密筹备:筑牢历史根基

在实践活动启动前,团队精心开展了前期准备工作。成员们通过查阅档案资料、研读历史文献,全面梳理了黑铁山起义的历史背景、发展进程和重要人物事迹,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后续的影像记录与创作提供了充分的历史依据和内容支撑。

核心聚焦:光影叙事,精神传承

团队精准锚定拍摄主题——“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精神”。核心思路清晰:聚焦纪念馆内承载记忆的珍贵文物、泛黄照片、场景复原,结合翔实的史料研究,力求真实、生动地再现那段波澜壮阔的武装起义历程,展现革命先烈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与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计划先行:保障高效执行

一份详尽的拍摄计划应运而生,涵盖了时间节点、场地规划、人员分工等核心要素。拍摄时段考虑不同光线条件以追求最佳画面质感;取景范围囊括了纪念馆室内展陈及起义旧址等室外历史现场。团队成员职责明确,导演、摄像、场记等各岗位协同作战,确保拍摄流程高效、有序推进。

现场直击:定格历史,倾听回响

走进庄严肃穆的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实践团成员怀揣敬仰之心投入拍摄。摄像团队运用专业设备,细致定格每一件承载厚重历史的展品——从锈迹斑斑诉说战斗岁月的枪械弹药,到字迹模糊却力透纸背的革命文献。精妙的特写镜头,将文物的岁月痕迹清晰呈现,拉近观众与历史的距离。同时,全景镜头勾勒出纪念馆的建筑风貌与展厅布局,展现其整体庄重气质。

在讲解环节,团队成员依托前期对历史的深入钻研,倾情讲述起义爆发的时代背景、烽火岁月的动人故事以及革命先烈的不朽功勋。

实践感悟:叩问历史,砥砺初心

对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齐鲁红韵·铁山烽火"实践团来说,黑铁山之行既是一次专业实践,更是一场触及灵魂的红色教育。当队员们站在起义遗址前,聆听那段血与火的革命故事,触摸斑驳的历史印记,先辈们为民族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举让每个人都深受触动。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不仅让队员们对革命历史有了更立体的认知,更在专业实践中锤炼了传媒人的责任担当,让青春信仰在红色沃土上扎根生长。

用镜头定格历史,是为了让记忆永不褪色;用脚步重温征程,是为了让信仰更加坚定。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专业之笔、青春之我,在红色沃土上汲取奋进力量,让革命薪火在新时代的影像叙事中生生不息。


共青团青岛科技大学委员会    青岛科技大学学生会    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会

联系地址:青岛市松岭路99号青岛科技大学  

邮政编码:266061  联系电话:0532-88959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