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活力校园

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力校园 >> 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生物工程学院“青禾青年”生态实践团赴崂山区沙子口街道流清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开展活动
作者:刘金岭   审核: 秦洪庆    来源: 生物工程学院    编辑:车玉章     时间: 2025-07-27    点击数:

为学习生态保护与产业融合协同发展经验,服务地方生态建设需求,726日,生物工程学院“青禾青年”生态实践团前往崂山区沙子口街道流清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开展生态文明实践。团队围绕海岸生态修复、绿色农业升级及文旅融合三大主题,深度考察片区绿色发展路径。

一、考察海岸修复:见证生态治理转型

实践团首站抵达流清湾滨海区域,系统学习海岸线综合治理经验。成员们实地观察本土植被固沙体系与退养还滩工程的技术应用,详细了解垃圾分类驿站的运行机制及其对改善人居环境的成效。通过对生态修复全过程的深度考察,实践团清晰认识到:生态本底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更是推动区域绿色转型的重要基础。

二、探访绿色农业:学习茶园生态种植

在崂山大河东村茶园,实践团深入考察生态种植实践。通过技术人员现场讲解,系统掌握阶梯式茶垄的水土保持原理、林间套种模式的生物多样性价值及虫情监测灯等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成效。成员们走进茶田参与采摘实操,生动诠释着“以茶护山、以山养茶”的生态循环理念。从技术创新到产业价值,从生态保护到品牌塑造,大河东村的实践印证了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经验。

三、观摩文旅融合:体验传统村落改造

实践团深入东麦窑传统村落,考察百年石屋生态改造项目。建筑采用太阳能供电系统、雨水收集装置及旧木再生家具等低碳技术,系统性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改造工程完整保留石砌立面的历史风貌,同时植入现代化生态功能,充分体现“就地取材、循环利用”的生态营建理念。该片区通过传统民居与现代技术的有机融合,打造出兼具文化传承与生态效益的乡村人居典范。

此次流清湾之行使“青禾青年”生态实践团深刻体悟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的共生关系。作为生物工程领域的青年学子,我们将立足专业优势,把流清湾“生态筑基、产业兴村”的实践经验,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科技支撑与创新方案,为推进乡村可持续发展注入动能。

共青团青岛科技大学委员会    青岛科技大学学生会    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会

联系地址:青岛市松岭路99号青岛科技大学  

邮政编码:266061  联系电话:0532-88959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