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团委“金脉红心·筑梦乡兴”实践队走进招远市阜山镇庙后吕家村,探索农光互补特色产业。

在庙后吕家村驻村第一书记李绍平的带领下,队员们深入田间,直击“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场景。光伏电板整齐排布,下方玉米、苜蓿等作物长势旺盛,村民穿梭灌溉。依托本地土壤条件,光伏板下合理规划种植,实现“一地两产”——既输出清洁能源,又拓宽农业增收渠道,让土地价值最大化。

该项目以“农光互补、生态循环、智慧农业”为核心定位,覆盖周边数十个行政村,通过系统升级农业基础设施、配套现代化生产设施、搭建智慧农业管理体系,构建起多元融合的乡村产业生态。

“农光互补”将绿色发电与农业种植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队员们不仅见证科技赋能农业的实践成果,更立足高校学子身份,思考专业优势与产业需求的结合点。从智慧农业技术落地,到特色种植养殖推广,同学们积极探寻青春力量融入产业的路径,以调研为笔,为乡村振兴添彩。

此次庙后吕家村调研,队员们解码“光农互补”产业逻辑,积累基层实践经验。未来,团队将持续聚焦乡村产业,以青春之思、行动之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