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赓续红色基因、传承革命精神,7月19日,青岛科技大学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赴淄博市博山区“八十载丰碑,万里红途”宣讲团走进淄博博山区刘家台村,开展了一场集调研、学习与宣讲于一体的研学实践。2024级辅导员李卓林带队指导,宣讲团全体成员参加本次活动。
初探刘家台村,感知乡村新貌
活动伊始,团队来到刘家台村村口,与博山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李辉、博山镇党建办公室张益铭、刘家台村书记刘春兵深入沟通,详细了解村子乡村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从地理位置、人口结构到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宣讲团成员认真倾听、细致询问,充分梳理乡村振兴脉络和传统产业发展规划。村书记刘春兵介绍,近年来刘家台村依托当地资源,在乡村振兴政策的支持下,持续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生活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但在产业升级、人才吸引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缺口。
随后,团队走进村内,沿着整洁的村道走访农户、检查公共设施。错落有致的民居、生机盎然的玉米地、休闲聊天的村民……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在与村民的交流中,团队成员感受到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收集到许多关于乡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追溯红色历史,汲取奋进力量
刘家台村展览馆是此次活动的重要一站,不仅记录着新时代农村富足生活,更珍藏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抗战斗争史。在展览馆内,通过实物展品、图片资料和文字介绍,团队成员系统了解刘家台村乃至整个博山区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英勇事迹,深刻感悟抗战人民胸怀祖国、挺膺担当的赤子之心。

村书记刘春兵深情讲述了当地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建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支援抗战前线的动人故事。其中,刘学山的英雄事迹尤其令人动容。作为当地抗日队伍的骨干,刘学山面对敌人的残酷围剿,始终坚守信念、英勇斗争,多次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为保护群众和战友、打击日寇作出了重要贡献,最终不幸牺牲,用生命践行护国救民的诺言。
“这些英雄用热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生活,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一位团队成员感慨道。大家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将这份爱国情怀转化为投身公益、助力乡村发展的实际行动。
开展多维宣讲,凝聚发展共识
结合前期了解的情况和在展览馆的学习感悟,团队分别在村口、村集体和展览馆开展了三场主题宣讲。
在村口宣讲中,团队围绕乡村振兴政策进行解读,结合其他地区的成功案例,为村民们介绍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的思路和方法,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村庄建设。在村集体宣讲中,团队则聚焦“传承优良家风,共建和谐乡村”,结合乡村建设建设模范榜样,讲述身边的好人好事,倡导构建文明新风尚。在展览馆宣讲中,团队成员以“铭记历史,砥砺前行”为主题,结合刘学山等英雄的事迹,号召大家传承红色基因,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新时代的乡村发展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三场宣讲内容贴近实际、通俗易懂,不仅讲好刘家台村传承红色血脉、躬身改革创新的乡村故事,更激励新时代青年挺膺担当、迈步前进。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深入挖掘刘家台村红色资源与发展潜力,为赋能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促进红色文化资源的信息共享与思想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