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活力校园

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力校园 >> 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协会“筑梦‘童’行”志愿服务队赴日照市、青岛市开展儿童关爱行动
作者:校青协   审核:    来源: 校青协    编辑:王丹     时间: 2025-09-01    点击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15日-7月30日,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筑梦‘童’行”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于日照市“慧育希望”儿童早期发展活动中心、青岛市星语教育康复中心,开展了为期1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青春护童年,早教暖人心

7月15日-20日,志愿服务队深入日照市“慧育希望”儿童早期发展活动中心,面向6个月至3岁的儿童及其家庭,开展了一系列精准对口的志愿服务。

队员们细致了解当地儿童的基本状况后,结合专业背景与个人特长设计了一系列趣味课堂,通过互动游戏、手工设计课程等多种形式,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温暖陪伴,在守护儿童成长关键期的同时,深刻体悟了青年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时代价值。

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队员们耐心倾听家长们的教育经验和育儿困惑。很多家长也热情分享了本地育儿习俗和切身感受,使队员们深刻了解到不同家庭的实际需求与现实困境。这种双向交流不仅帮助大学生进一步理解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点,也为后续持续改进服务内容积累了宝贵经验。

【此次活动,我走进社区,看到孩子们拥有丰富的玩具和父母全程的陪伴,内心深受触动。作为一个云南农村长大的留守儿童,我的童年更多的是孤独与自娱自乐。陪伴的价值,或许只有真正缺少过的人才更懂得。如今我能亲手为这些宝宝带来陪伴和游戏的快乐,仿佛也在弥补幼年的自己。作为一名青年学生,这次经历让我坚信,更多的关爱与引导,真的能为孩子筑起一个更温暖的童年,我同样深刻明白自己身上的时代重任,我愿意将自己的青春贡献在社会需要我的每一个角落。

                      ——志愿服务队队员 机械243张粒伟】

“星星”在说话,用爱搭桥梁

7月21日-30日,志愿服务队赶赴青岛市星语特殊教育康复中心,以“一对一精准陪伴”模式为孤独症儿童群体开展专项志愿服务。

在与康复中心老师深入沟通后,队员们详细了解儿童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个性化陪伴计划,并提前准备彩色卡纸等安全材料,设计互动工具,力求以趣味化、生活化的方式激发儿童参与热情。队员们与孩子们结成“一对一”小组,以细致的观察和灵活的互动策略开展陪伴实践。活动中,孩子们从初次接触时的犹豫观望,到逐渐尝试眼神交流、模仿动作,再到主动分享作品、表达需求,在志愿者的耐心引导下展现出可喜的进步。

【这个夏天,因一场与“星星”的温暖相遇而意义厚重——青年使命的微光,正在基层服务中点亮。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我们携青春力量走出象牙塔,扎根基层与“星星的孩子们”温暖相拥。我们不仅在耐心陪伴与真诚互动中重新读懂他人,更在服务的过程中体会到自己的使命担当,青春的价值在基层实践中“破茧生长”。

                      ——志愿服务队队员 日语221张丹忆】

康复中心老师对志愿服务队的专业与爱心给予高度评价:“志愿者们不仅带来了创意活动,更通过持续陪伴帮助孩子们建立信任感,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支持对康复至关重要。”成员们深刻体会到: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旅程。

此次活动,青年志愿者协会“筑梦‘童’行”志愿服务队始终聚焦儿童成长与社会需求,不断优化“一对一陪伴、游戏化引导”的特色服务模式,积极协同机构整合校内学前教育、心理学等优质专业资源,深入学习机构为早期儿童提供更科学、更温暖的早期发展举措,进一步加深了对基层儿童早期发展服务体系的认知与理解;未来,青岛科技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将进一步拓展基层助童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度与广度,构建更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发挥高校资源优势,为儿童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关怀与支持,不断以实际行动践行“学以报国、行以利民”的初心使命,将青春的激情与活力注入服务基层、传递温暖的志愿工作中,为夯实基础教育“最初一公里”贡献源源不断的青年力量。

共青团青岛科技大学委员会    青岛科技大学学生会    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会

联系地址:青岛市松岭路99号青岛科技大学  

邮政编码:266061  联系电话:0532-88959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