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团中央“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号召,进一步深化校社协同育人机制,11月13日,中德科技学院“德韵”志愿服务队、“感知中国,德行齐鲁”非遗传承志愿服务队走进李村街道大崂路社区,开展“古韵螳拳进社区,德韵传承暖人心”主题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螳螂拳为载体,创新采用“文化讲解+动作教学+健康互动”三维模式,将传统武术精髓与老年群体健康需求深度融合,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助力银龄群体身心双修,打造校社联动新典范。

文化薪火相传,螳拳焕发新生。活动聚焦国家级非遗项目海阳螳螂拳的活态传承,志愿者团队在保留传统套路核心要素的基础上,结合中老年居民的生理特点与锻炼习惯,对“螳螂捕蝉”“铁臂千斤”等经典招式进行科学改良。通过“以意领气、以气催力”的内在理念阐释,将复杂动作转化为安全易学的健身动作。现场精选“金蝉脱壳”“螳臂斩枝”三项基础动作进行分段教学,在“一招一式皆文化”的沉浸式讲解中,让居民们既领略到传统武术“形神兼备”的灵动神韵,又掌握到“动静相宜”的养生智慧。

三维模式创新,打造沉浸体验。活动采用“文化讲解+动作教学+健康互动”的创新模式,形成完整的教学闭环。文化讲解环节通过“历史故事+招式解析”双轨叙事,让居民们深入了解螳螂拳自明末清初起源至今的400年传承脉络;动作教学环节采用“镜面示范+手把手矫正”教学法,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准确掌握发力要领;健康互动环节创新融入“呼吸导引+经络拍打”配套练习,在“拳起拳落”间实现“气机通畅、筋骨强健”的养生效果,形成“学—练—养”完整闭环。

本次活动是中德科技学院“德韵”志愿服务队、“感知中国,德行齐鲁”非遗传承志愿服务队践行“百万大学生进社区”号召的创新实践,更是校社协同推进非遗活态传承、服务老年群体身心健康的生动范例。未来,学院将持续开展“螳拳进社区”系列活动,通过“月月有教学、季季有展演、年年有传承”的长效机制,让更多传统武术走进社区生活,在强健居民体魄的同时,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为构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和谐社区贡献青春力量。